8月17日—18日,研修班先后深入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、红军叁渡赤水渡口旧址、红军桥、贵阳孔学堂以及周恩来父亲、邓颖超母亲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的曾居地,开展沉浸式、互动式的实践现场教学,在行走中感悟,在思考中升华,赓续红色血脉,传承文化根脉。
17日上午,研修班学员来到茅台镇,追寻红色足迹。茅台镇作为中央红军叁渡赤水河的地点,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烽火岁月的厚重记忆。随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述,学员们怀着崇敬_x0008__x0008_之情,来到四渡赤水纪念塔前,瞻仰这座寓意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宏伟建筑,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。随后,大家抵达茅台渡口旧址。1935年,红军正是在此成功渡过赤水河,摆脱敌人围追堵截,渡口边的老榕树仿佛仍在诉说当年的传奇故事。学员们走上红军桥,桥上镶嵌的颗颗红星在阳光下闪耀,每一步踏过,都似与当年红军战士的坚定步伐隔空共鸣。



当天下午,学员们围绕“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”展开集体研讨。大家结合这几天的参观感悟和研修内容,从思政课的教学方法、内容设计等方面入手,深入探讨如何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堂,让革命先辈的故事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,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。大家一致认为,要将“四渡赤水”等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课堂的“活教材”,通过沉浸式教学让学生感悟革命精神,筑牢理想信念_x0008__x0008_之基。
18日上午,研修团队前往贵阳孔学堂。孔学堂坐落于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,建筑古朴典雅,气势恢宏。大成殿、杏坛等主要建筑错落有致,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。学员们漫步其间,参观了讲堂群、六艺学宫等场所,聆听了对于儒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,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,感受到古人对于道德修养和学问追求的执着,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。


下午,学员们前往周恩来父亲、邓颖超母亲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的曾居地。这一承载革命记忆的场所,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却饱含信仰与勇气的岁月。学员们踏入这片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,聆听历史故事,深刻感受到革命前辈们的艰辛与伟大。大家表示,将铭记这段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(摄影:杨晓培)


